#報導者Podcast【每天填飽1700位長輩、弱勢者的肚子,送餐員和他們「送希望」的故事】
三級警戒下出門機率減少,但打開手機、動動手指,叫個外送輕鬆又方便。那你有沒有想過,如果是無法自理的失能者、長輩,這些日子靠什麼填飽肚子?
6月三級警戒下的一天,《報導者》記者曹馥年和攝影馬雨辰騎著機車、頂著傾盆大雨,跟著社福機構弗傳慈心基金會的送餐員陳金明跑了一個上午。68歲的陳金明,每天運著20幾個便當,一一送到弱勢家戶的手上。
第一站,送給靠輪椅行動、住在菜市場二樓蝸居內的爺爺。樓梯太陡,要下樓只能手腳並用,這份便當,是一天中「最正常的一餐」。
第二站,送給剛開完刀的資源回收伯伯。才剛踏入社區就看到伯伯在門前等送餐員到來,沒有其他家人同住,每天送餐時陳金明短短的問候,是伯伯少數能和外人說到話的寶貴時光。
基金會服務的大台中地區30多條路線,每天有1700多位長輩、弱勢者依靠這項服務,疫情下,送餐型態轉變、人力缺口,卻也替這項服務增添更多難度。這一集,聽馥年和送餐員度過的那一天、和他們在城市角落目睹的故事⋯⋯
Podcast收聽連結(記得訂閱,可以更早收到更新!):
SoundOn:https://bit.ly/3y2DPOw
Spotify:https://spoti.fi/3wZRhBr
Apple podcast:https://apple.co/3kJe7uD
Google podcast:https://bit.ly/3eIwa0d
KKBOX:https://bit.ly/36SVdt8
#也別忘了看文
【不送,就沒人知道他們的苦──三級警戒下,送餐給弱勢家戶有多難?】https://bit.ly/36RvEZj
👉追蹤《報導者Podcast》IG:twreporter_podcast
👉贊助《報導者》:https://bit.ly/3iwseRh